社保基金“新长期主义”路径:加码股权投资,50亿元长三角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呼之欲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我国数万亿量级的全国社保基金每一个投资动向,都备受市场关注;而作为掌控着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大当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其一言一行也牵动着投资界。10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武建力、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陈文辉纷纷现身,向外界阐述了社保基金如何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而这也是自9月28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2022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之后,社保基金理事会现任和前任两位副理事长首度同时公开露面。“社保基金会目前管理着作为国家储备的社保基金、地方委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划转的中央企业股权三部分资产,管理资产规模约6万亿元。一直以来,社保基金会都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长期资金作用,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社保基金会在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将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武建力在论坛上向外界透露了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以及资产架构。而陈文辉则在“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主题演讲中建议,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长期股权资金供给偏少,股权投资基金持有期偏短。2022年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中,只有8.32%来源于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当前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持有期大致在3.3年,低于国际上5年左右的平均水平,养老金和长期寿险资金是当前我国积累耐心资本首要途径,能够为我国科创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长期资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当日论坛上武建力透露,今年社保基金会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50亿元设立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目前已进入投资期,还将出资50亿元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正在落地过程中。社保基金寻找新路径“在我国经济从高速走向高质的过程中,成立于2000年的全国社保基金也在专业化的运作下,分享着过去二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其年均投资收益超过7%,好的年景更是收益达到15%以上,而现在国内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尤其是经历过三年疫情的考验,国家经济也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这对于社保基金而言,面临的投资压力并不小。一方面,社保基金承担着我国庞大的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因而必须实现稳定的保值增值功能;另一方面,社保基金也在国内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出资人和‘领头羊’的角色,为国家经济新动能的出现提供资金支持。”在当日论坛上与会的一家上海大型券商资管负责人潘军(化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论是社保基金还是保险资金,当前都面临着较大的投资压力,如何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是“国家队们”首要之义。9月2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22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1380.90亿元,投资收益率-5.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投资收益率为-4.53%;其中已实现收益额829.52亿元,交易性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2210.42亿元。这也是社保基金成立23年来比较罕见的投资收益亏损,而报告数据显示社保基金综合年均投资收益率仍达到7.66%,累计投资收益额16575.54亿元。彼时社保理事会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主要是2022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基金投资运营面临十分困难的形势,国际国内主要资产类别均出现大幅下跌。记者发现,去年全球通胀高企背景下主要央行加快收缩流动性,股票和债券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大型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普遍出现了负收益。如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收益率为-14.1%;瑞典国民养老基金(AP1-AP4)收益率从-11.9%到-5.8%不等;韩国国民年金基金(NPS)收益率为-8.2%;淡马锡(Temasek)2022财年投资收益率为-5.1%。与这些机构相比,我国社保基金整体上浮亏幅度相对有限。而社保基金长期实现7.7%的投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和投资目标,投资业绩在全球同类机构投资者中处于前列。“应该承认,去年社保基金的浮亏是小概率事件,外界无需过分担心。2022年堪称多事之年,尤其是疫情反复导致的上半年大规模封闭和年底的急速放开,导致投资市场波动极大,这是过去难以想象也无法预料到的。由此引发的股市波动也自然难以被传统的计算模型所预知,社保基金的管理者自然不能例外。”10月23日,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宏观研究员张波对记者分析指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去年社保基金还逆势加仓股票投资1300亿元。加码股权投资赋能经济创新作为社保基金的“大管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主要采取委托和直投两种方式,而在本次论坛上,加码股权投资成为现任社保基金副理事长武建力和原社保基金副理事陈文辉的共识。“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经济循环发展效率。从全球实践看,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在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在产业发展初期,养老金可以通过私募股权投资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全球较多的公共养老金都配置了相当比例的私募股权资产,其中大部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其次养老金也通过发挥积极股东主义参与公司治理,参与企业的重要规划和重大决策,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穿针引线,提供投融资服务、寻找上下游企业以及创造兼并重组的机会,这种股东赋能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持续成长尤为重要。”在谈到养老金在股权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时武建力指出。而《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全球其他国家养老金投资年报发现,加拿大养老金在最新财年中私募股权投资占总资产比重为约为三分之一,其中近一半投资于信息技术、通讯服务、医疗等高科技领域;日本养老金近年来持续增加私募股权资产的配置比例,深度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养老金已经成为全球大型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最重要的资金供给方。值得关注的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国家储备的社保基金、地方委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划转的中央企业股权三部分资产,目前管理资产规模约6万亿元。目前正在通过直接股权、股权基金和专项基金等方式,投资相关重点产业。“近年来,社保基金会直接参与了国家管网、中广核风电、中粮福临门等项目的股权投资,广泛布局能源和粮食安全等领域;通过投资30余家市场化股权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投向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关键性产业。今年,社保基金会按照市场化原则出资50亿元设立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目前已进入投资期,此外还出资50亿元设立长三角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正在落地过程中。这些专项基金是社保基金会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希望能够有力推动上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武建力透露。谈及未来的投资路径,武建力表示,社保基金将持续跟踪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更加全面评估各产业发展状况,并围绕一些重点产业展开深入研究,为寻找下一阶段投资机会提供支持;同时持续做好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探索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中具有技术突破和盈利前景的节点,自上而下精选项目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同时加大股权基金投资力度,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关键产业,健全完善专项基金、跟投基金等新模式,引导外部合作机构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而陈文辉看来,养老金和长期寿险资金是当前我国积累耐心资本首要途径,能够为我国科创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长期资金支持。尤其是随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康养等产业发展,需要积累大量的养老金来应对,养老金和长期寿险资金投资科创产业,能够创造高额回报,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坚实的财务保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各类产业都提出了整合优化的新要求。传统行业存量资产需要重组处理,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诞生于技术革新,迫切需要集聚优质资源做优做强。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参与并购,整合存量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能提高股权市场流动性,也将催生出更多投资机会。”陈文辉指出。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